登录|注册
|用户中心|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锡林郭勒盟在行动 > 旗县动态

正蓝旗夯实生态根基实现沙退绿进

来源:锡林河   发布时间:2024-01-29 08:34   浏览次数:

【关闭窗口】

【打印文章】

【字体:

  近日,来到正蓝旗桑根达来镇额日登达来嘎查的浑善达克沙地未治理区和治理区,只见治理后的沙地被几十种茂密的植物所覆盖,明沙减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说起浑善达克沙地治理成果的感受,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秦富仓阐述了对防沙治沙的深度思考,更把防沙治沙、绿色发展的宝贵建议留给了这片热土。他说:“要做好沙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林草空间格局的布局,把沙地、林、草甚至其他的土地利用,做到有机结合;在治理的过程当中,做到治理和修复有机结合,通过人工合理地抚育、更新、管理,达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近年来,正蓝旗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上持续发力,累计投资28360万元,完成退耕还林还草面积32万亩;沙地综合治理累计投资11890万元,完成治理面积55.79万亩;灌木造林投资3910万元,建设面积16.1万亩;在重度危害区投资3420万元,专项治理16.2万亩;2019至2022年,投资6178万元,完成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退化放牧场修复)面积54万亩。

  该旗将生态建设工程、生态移民与禁牧相结合,按照工程任务规划要求,精准把握功能定位,着力优化工程方案,编报切实可行的工程设计,因地制宜、科学施策;分类进行沙地综合修复治理,将自然恢复和工程治理相结合,遵循沙地植物生长规律,考虑水资源、水生态容量,宜草则草、宜林则林,分类指导、分区施策,确保工程建设高质量完成,努力打造精品工程。

  与此同时,转变草牧场利用方式,扎实开展春季牧草返青期休牧工作。探索“少养精养优养”发展思路,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减少牲畜放牧数量,提升牛群质量,采取“放牧+舍饲”,提高个体产值效益。严格落实禁牧、轮牧、休牧制度,在生态脆弱区推行禁牧制度,建立生态功能区,全面加强执法与监管,全力保障牧民生产生活。实施禁牧制度以来,正蓝旗生态环境恢复情况良好,特别是小扎格斯台水源涵养保护区生态环境已成为正蓝旗重要生态旅游景区,草群平均高度达45厘米,植被盖度达65%,牧草产量鲜重130公斤/亩。

  • 下一篇:
  • 上一篇:
关注锡林郭勒盟政务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