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苏尼特左旗人民政府

巴彦淖尔镇新闻发布会

来源:旗宣传部  发布日期:2018-10-20 22:48
字体:[ | |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巴彦淖尔镇位于苏尼特左旗南部浑善达克沙地,距满都拉图镇110公里。全镇总面积为6108平方公里,沙区面积4400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73.7%。所辖14个嘎查,总户数1989户,总人口为6564人,其中:牧业户1760户、牧业人口6164人;2017年牧民人均收入8870元;2017日历年度牲畜头数84270头只.其中(大畜33010头只.牛29990头.小畜51260头只)。

  近年来我镇以草原增绿、牧业增效、牧民增收为目标,以发展现代畜牧业为抓手,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生态绿色现代畜牧业转变。

  一、落实“减羊增牛”战略,优化畜牧业结构调整,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生态绿色现代畜牧业转变。一是按照“南牛北羊”、“减羊增牛”的畜牧业发展思路,根据全镇南北不同的自然条件,将14个嘎查划分为养牛区、养羊区和牛羊结合区,大力发展养牛业,注重良种改良,养牛专业化嘎查达到9个,牛达到3万头。以养牛专业化嘎查生态家庭牧场,良种牛养殖合作社,核心群为主今年力争引进1000头西门塔尔牛,完成黄牛冷配700头、本交改良2.6万头。建立西门塔尔牛养殖示范合作社2个,逐步推进肉牛育肥和集中养殖,在养牛专业化嘎查全部建立西门塔尔牛养殖基地。二是加强北部5个嘎查的苏尼特羊提纯复壮工作,选留后备种公羊1165只,苏尼特羊可追溯体系嘎查4个,134户/30970只,标准化畜群120个。今年新建标准化畜群143个,选留后备种公羊875只,发放了232只驼羔和53个种畜补贴。进一步加强苏尼特羊可追溯体系建设,给3.5万只苏尼特羊佩戴了防疫和追溯体系耳标。以“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原则加强动物防疫工作,确保100%的防疫密度。

  二、促进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向规模化、专业化转变,加强基础建设。一是深化推进“合作社(牧户)+企业+电商”产业化模式,构建紧密牧企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引导牧民群众联户经营,促进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向规模化、专业化转变。坚持以点带面,不断完善发展巴彦德力格尔苏尼特羊选育合作社和良种牛养殖合作社,蒙飞肉羊专业合作社、布仁畜牧业合作社,舒盖牛业专业合作社、百赢宝日沙漠度假村,“威力斯”牧民互助资金合作社、呼和锡力草业专业合作社等牧区合作经济组织和144个家庭牧场。今年新建 50个生态家庭牧场,完成新型牧民培训45人。进一步完善“合作社+企业+园区”、“企业+基地+牧户”等多种形式的新型畜牧业经营体系,鼓励支持牧企双方通过股份合作、订单合同、服务协作等方式紧密关系,促进牧民更多分享产业发展效益。大力推动高端生态家庭牧场、规范化专业化合作社、草原畜牧业联合社建设。扶持发展适度规模的传统畜产品产业及民族工艺品、艺术品行业。建立和完善牧企紧密利益联结体制机制,带动牧民收入持续稳步提升。今年重点实施发展巴彦徳力格尔嘎查种公牛繁育基地,额勒苏图宝力格嘎查牛羊下货加工场,达布希拉图嘎查努古斯河旅游,那仁宝力格嘎查沙漠旅游,乌兰淖尔嘎查饲草加工场等嘎查集体经济项目,促进牧民增收。二是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持续加大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去年结合实际实施涉及储草棚服务基地、牧民文化室建设、风光互补等 “一事一议”奖补项目24个,项目投资552万元,3027个牧户受益,实施美丽乡村项目134个,项目投资89万元,100个牧户受益。今年在4个嘎查实施美丽乡村项目,项目投资224万元,实施“一事一议”奖补项目投资848万元,涉及14个嘎查3984户。并紧抓巴彦舒盖良种培育标准化基地及柴达木活畜交易市场扩建和呼和淖尔良种牛培育标准化基地入项目库实施工作。完成巴彦淖尔镇—那仁宝力格嘎查—乌兰淖尔嘎查及巴彦昌图嘎查,巴彦锡力嘎查水泥路建设,徳力格尔罕110Kv变电站和巴彦淖尔35Kvv变电站投入使用,到目前全镇14个嘎查全部通常电或线路,并积极与电力部门联系实施风光互补1667台,今年完成11个嘎查167户的通电工作。近年实施了标准暖畜棚244座,机井13眼,小机井66眼,净水器177台,储水窖37处。达布希拉图嘎查至阿巴嘎旗乌兰图雅旅游公路投入使用,全镇14个嘎查全部通油路和水泥路。

  三、突出发展文化旅游业。致力于乡村振兴战略,主动适应个性化、多样化消费快速增长需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积极推进巴彦淖尔镇至珠勒根敖包旅游公路建设,巩固发展现有的百赢宝日沙漠度假村,牧民之家,艾日嘎饭店,草原度假村,巴彦昌图沙漠拉力赛,努和斯河,西丹淖尔,敖包,奶食品加工店等30多家旅游业,大力发展浑善达克沙地野游和体育休闲业,举办沙漠拉力赛,沙漠探险业等,推进草原特色民居文化旅游体验目的地(小康住宅+蒙古包)旅游业。加强牧人之家的规划指导和规范管理,通过政策引领、资金扶持,大力发展牧人之家、敖特尔营地、苏尼特艾力、蒙古包旅馆等富民旅游业态,激发广大牧民创业增收积极性、主动性。落实住宿餐饮、旅游公厕扶持政策和旅游服务行业标准,提升餐饮住宿服务水平和旅游服务接待能力。深入开发奇石、民族服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等各具特色的旅游产品,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富饶巴彦淖尔,法治巴彦淖尔,幸福巴彦淖尔建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