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苏尼特左旗人民政府

关注生态文明——苏尼特左旗召开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月活动新闻发布会

来源:旗宣传部  发布日期:2016-07-17 17:26
字体:[ | |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7月16日,旗环保局、生态局、农牧业局新闻发言人就苏尼特左旗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月活动召开新闻发布会,内蒙古电视台、内蒙古日报社、锡盟日报、锡盟电视台、旗广播电视台等五家媒体记者参与。

  

环保局通报了我旗污染防治对象,并介绍了加强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加强环保监察执法力度、辐射与固体废物管理、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环境监管,确保饮用水安全、加强信访纠纷处理等六大管理措施。

生态局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月活动,就苏尼特左旗生态文明建设与保护工作情况,作以下介绍:

健全机构,完善制度,强化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保障方面,一是,提升生态保护职能,健全生态管理体制。成立了以旗长为主任、旗委副书记、分管副旗长为副主任、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全旗草原生态保护工作委员会,对全旗生态保护工作进行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二是,健全生态保护制度,强化制度刚性约束。为进一步规范生态资源的保护利用制度建设,在近年来严格执行全盟制定实施的基本草原保护、草畜平衡等生态保护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实施方案,通过认真执行这些制度,逐步使全旗生态保护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试点先行,稳步推进,强化创新推动保障方面。一是,探索划定草原生态保护红线,严守生态保护底线。 二是,探索建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生态环境损害过错责任终身追究制。三是,全面开展草原确权承包工作。四是,摸清生态资源家底,开展生态资源普查监测评估。五是,保护优先,措施跟进,强化生态工程保障。

   农牧业局介绍了以下内容:

一、第一期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方面

2011年以来,东苏旗围绕全盟生态建设四大工程和草原保护八项制度,认真落实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严格执行草牧场三牧制度和草畜平衡制度,促进了草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2011—2015年,全旗实现了国家草原生态奖补机制全境覆盖,实施禁牧面积1007万亩、草畜平衡面积4103万亩。五年共发放补贴资金59144.42万元,其中: 禁牧补助26955.45万元、草畜平衡奖励30418.43万元、牧民生产资料补贴1609.17万元、牧草良种补贴161.37万元。

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方面

今年,东苏旗将继续加大生态建设力度,结合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围栏封育5万亩、工程固沙0.5万亩;完成沙源治理466万亩,完成重点区域绿化1800亩。进一步严格环境准入,在项目布局、产业准入、工程实施等方面坚持生态优先的要求,把草原生态保护作为前置条件和首要任务,真正做到点上开发、面上保护,合理开发、科学保护。同时,继续加强对生态建设项目区及重点绿化区域的监管力度,保障绿化成果得以巩固。

三、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方面

为准确掌握我旗境内草原鼠害的危害情况,进一步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提高草原生态自我恢复能力。做好草原鼠虫害的防治工作,鼠害预警监测人员深入草原鼠害发生地区进行实地踏查,并对去秋今春两次调查结果的汇总分析、制定防治工作预案。

四、产业结构调整方面

按照旗委、政府提出的南牛北羊,保护马和驼,压缩山羊的畜牧业发展总体思路和布局,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在稳定控制牲畜头数总规模的基础上,切实抓好苏尼特羊选育提高、黄牛改良、马和骆驼的保护工作,大力调整内部结构,实行牲畜改良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提高牲畜个体质量和畜牧业整体效益,全旗牧区产业发展由数量扩张型向效益增长型转变,产业机构调整趋于合理,初见成效。十二五期间,苏尼特左旗2015年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达158.0万头只,与2010年牧业年度相比增加了20.8万头只。能繁母畜81.6万头只,母畜比重达51.6%;畜群良改比重达96.5%,与2010年牧业年度相比提高了2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