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尼特左旗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管理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苏尼特左旗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控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的通知》(内教基字〔2017〕68号)文件要求和国家、自治区、盟教育局有关工作会议精神,依法保障我旗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政府控辍保学工作行为,加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力度,坚持“依法治教、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依法控辍、行政控辍、安全控辍、质量控辍、情感控辍”的总体思路,确保实现中小学控辍目标。
二 、工作目标
苏尼特左旗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100%。
三 、工作主要内容
苏尼特左旗控辍保学工作的组织实施,将家庭困难、残疾、流动、留守儿童少年作为重点监测群体,初中作为重点 监测学段,3月和9月作为重点监测时段,及时发现未入学适龄儿童少年,开展“地毯式”排查,精准掌握失学辍学学生及家长信息,摸清学生去向,建立“控辍保学管理动态数 据库”,将辍学学生信息准确录入,根据学生年龄和学业情况,安排跨年级就读,对重度残疾不适宜在校就读的学生,采取送教上门的方式帮助其完成义务教育。全面做好安全控 辍、质量控辍、情感控辍工作。
教育局要将控辍保学工作纳入中小学年度目标评估体系中,科学制定督导评估方案;积极探索、研究解决因“学 困、厌学”而导致辍学的有效办法,关爱“学困生”,使其学有所得;稳住“易辍生”,使其安心学习;要加强学生学籍管理,衔接好学生转入、转出学校的各个环节;要多渠道筹资,继续改善办学条件,为学生提供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要端正办学思想,加强学校常规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制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办法和措施,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强化师德教育,尊重、关心、爱护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和教师的关怀,用情感感化学生;要多组织开展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找回属于自己的自尊、自信,把学校办成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吸引学生、留住学生。
四、主要措施
(一)强化职责,加大控辍保学力度
1.动员部署控辍保学工作。各校成立控辍保学工作领导小组要对全旗控辍保学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定期研究控辍保学工作,真正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制定控辍保学包联责任制。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控辍保 学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工作目标责任制。落实好责任承包制,确保流失适龄儿童少年返校学习,做到领导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3.坚持依法治教。加大义务教育执法力度,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校控辍保学相关制度,明确学生家长或监护人的“保学”责任。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协调控辍保学成员单位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要依法加强对招收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务工、经商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查处,加大文化市场管理力度和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力度,禁止营业性歌舞厅、电子游戏厅、网吧等接纳少年、儿童,对违反相关规定的予以严肃处理。
4.建立扶贫助学机制。认真落实助学政策,建立健全有效的助学机制,保证贫困家庭学生不因贫辍学;鼓励社会捐助,建立贫困学生助学基金。积极组织各部门各单位要加大对贫困学生的帮扶力度,积极为贫困家庭和孤儿解决实际困难,确保贫困学生全部入学。
(二)落实教育行政部门责任,认真实施控辍保学工作
1.落实控辍保学工作责任。教育局要按照控辍保学包联责任制,把控辍保学工作纳入工作总体规划,实行局领导班子包片、机关干部兼职督导员包联系点、各学校校长包校、班主任包班、老师包学生制度,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做到责任到人。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育局要督促各学校教育广大教 师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强化师德教育,严禁教师歧视、羞辱、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严禁开除学生;加强师生交流沟通,重视“问题学生”“留守学生” 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教师联系学生制度,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增进师长关系、密切家校合作,共同形成控辍保学合力。
3.加强中小学学籍管理。教育局要严格控制小升初、转 出、转入、休学等手续,对辍学生的辍学原因、去向等学籍 电子档案进行管理,实现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流动情况的动态监控。
4.强化控辍保学工作落实。教育局依托“控辍保学管理 动态数据库”建立健全报告制度,实行月报告制度。要启动 控辍专项调研行动,深入了解掌握控辍工作的难点和重点, 采取有力措施,妥善解决好学生入学中的问题和困难;要认 真组织实施家访行动,对推迟入学、存在辍学可能的适龄儿 童、少年,要求学校校长和教师及时通过电话、短信、走访 等形式进行家访,坚决杜绝适龄儿童、少年失学情况的发生。
(三)充分发挥学校的职能作用,大力实施管理控辍
1.明确控辍保学工作责任。校长是学校“控辍保学”工 作的第一责任人,全体教职员工都担负着控辍保学的重要责 任。校长与教师要签订控辍保学责任状,把控辍指标完成情 况作为教师工作业绩、评先选优、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
2.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深化教育教 学改革,引导全体教师树立素质教育的价值观、人才观和质 量观,做好转化“学困生”工作;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学 生为主体,尊重爱护学生;大力倡导建立民主、平等、和谐 的师生关系,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不断增强教 师与学生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努力实现“一个都不少”的目标。
3.建立健全控辍保学工作责任制。坚持小学升入初中的整体移交工作和异地就读回执制度;针对假期学生容易辍学 的特点,有的放矢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将单亲家庭、贫困家 庭等弱势家庭学生作为控辍工作的重点,做到底数清、情况 明;建立流动适龄儿童、少年就学管理制度,健全流动适龄 儿童少年档案。
4.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广大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面向 全体学生,积极推行素质教育,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 教育,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业和心理辅导,不断提 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对学生要多关心、多鼓励,让学生 体验成功的喜悦,真正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坚决遏制学生因厌学而辍学的倾向。
5.实施“爱心帮扶”行动。建立“政府统筹、部门联动、 学校为主、家庭尽责、社会参与、儿童为本”的留守儿童教 育管护长效工作机制,保障留守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努力让 留守儿童“学业有教、安全有保、亲情有护、生活有帮、困 难有助”。要高度重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 问题,根据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流入的数量、分布和变化 趋势等情况,合理调配现有的教育资源,合理规划学校布局, 充分挖掘公办学校潜力,妥善解决其就学问题。
6.组织开展“控辍月”活动和争创“无辍校”“无辍班”活动。各中小学校每学期从开学第一日起的第一个月为“控辍月”,每学期开学的第一周为“确保学生入学周”。各中小 学校要制定实施方案,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活动和创建“无 辍班”和“无辍校”活动。协助旗人民政府对辍学学生家长 或监护人送达“辍学生返校通知书”,派学校领导班子成员、 班主任或相关教师上门入户做好动员复学工作,如未按规定 期限返校,应及时报告当地政府,以便统筹协调,进一步做 好辍学学生的返校工作。
7.建立辍学学生零报告和动员复学制度。各学校要加强 教学常规管理,做好校务日志、班务日志等学生出勤情况记 载。学校正常上学期间,学生无正当理由未到校,班主任要 及时家访或与家长联系核实情况。各学校要对学生辍学情况 进行统计,实行月辍学报告制度,每月向教育局报告。